(略)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對政協第八屆
(略)提案的答復
?
羅有豪委員、盛文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低
(略)建設,構建三亞產業生態化綠色發展體系的建議”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首先感謝羅有豪委員、盛文委員
(略)低
(略)建設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踐行***生態文明思想,促
(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而加快低
(略)建設、構建三亞產業生態化綠色發展,是引
(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途徑,
(略)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自貿港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一、低
(略)規劃引領
(一)2021年崖州灣科技城已組織編制了《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綠色低
(略)專項規劃》、《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精細
(略)設計》,從
(略)政(太陽能利用、充電樁、垃圾分類)、海
(略)、綠色建筑(星級)、智
(略)等多個層面提出規劃建設要求,并將專項規劃及精細
(略)設計要求落入崖州灣科技城控制性詳細規劃內,做到從控規層面落實綠色建筑建設要求。2023年已編制完成《崖州灣科技城近零
(略)規劃及實施方案》成果,為科技城的低
(略)建設提供了全面、系統、科學、
(略)徑設計。本次的建設總體目標是將科技城建設為海南自貿
(略)綠色低碳發展的排頭兵,實現從傳
(略)向低
(略)和近零
(略)的轉型,同時兼
(略)全生命周期減碳價值。通過“優化結構、減少碳源、管理提效”三個重點方向,實施“空間建設規則、產業內容優化、能源、建筑、交通、市政、運營”七大類低碳技術,構
(略)低碳轉型的技術體系。
(二)2024年12月現代服務產業園管理委員會主動溝通對接,邀請德國能源署技術團隊到海棠灣指導創建零
(略)的工作。經德國能源署專家現場考察調研,并多輪商談后,雙方有意愿就三亞現代服務業產業園范圍內的節能降碳、重點示范項目的實施和推廣,以及技術研究等方面達成戰略合作。2025年3月以來,
(略)積極配合推進零碳智慧生態島的建設工作,且已有實質性進展。德國能源署等國際國內權威機構有關專家均陸續到蜈支洲島開展調研,基于目前初步提出的零碳智慧生態島發展框架,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專家探討后,針對生態旅游服務業高度發達、濱海旅游項目密集的海島特點,突破性提出全球首個基于零碳目標的生態旅游業小島4.0模型,計劃將生態保護、低碳技術與旅游經濟深度融合,形成可推廣的示范性方案。2025年5月28日,德國能源署署長克里斯蒂娜·哈弗坎普署長一行到達三亞,上
(略)委書記王祺揚會面交流,簽訂《節能降碳戰略諒解備忘錄》。
二、引
(略)企業綠色低碳發展
(一)推動三亞崖州灣科技城低
(略)項目獲得近零碳建筑標識(設計預評價類型),
(略)項目獲得低碳建筑標識(設計預評價類型)。同時,園區目前已建充電樁共計4813個。三是裝配式建筑方面。自2020年9月裝配式建筑項目管理權限下放以來,市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積極開展關于裝配式相關工作,嚴格落實省、市相關文件要求。滿足裝配式建設要求項目均按照裝配式方式:
(略)
?(二)推動蜈支洲近零
(略)建設
(略)建設。
(略)(排水、污水、雨水、再生水)系統升級改造。該項目預計施工期1年,計劃投資5500萬元,目前項目還處于獲得規劃用地審批狀態,未開工。已于3月末土地使用上規劃專家評審會。
(略)建設(碳普惠、碳足跡),
(略)燈改造,
(略)節能改造,持續推進林業碳匯,海洋牧場建設,購買綠色電力證書促碳中和,綠色建筑建設與既有建筑改造,電動通勤車更新和充電樁建設,逐步實現混動電船替代柴油船。蜈支洲近零
(略)創建項目已報省生態環境廳申請資金支持。
(三)
(略)積極爭取國
(略)場建設試點。一是完成《海南自貿港國際碳交易試點工作方案》及《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碳交易試點工作方案起草說明》的編制工作。二是同步開拓國內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服務合作,
(略)完成年芒果產品預先碳中和,服務五
(略)牙排村開展“鄉村振興+碳+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創新實踐,為陵水生態環境局提供低碳
(略)方案編制服務。三是積極參與海南省碳普惠體系建設,
(略)建設方海南省大數據局數字海南針對碳普惠二期進行了深入溝通,并形成報告,經隨同省生態環境廳對福建碳普惠工作進行調研,下一步將以開發1-2個碳普惠應用場景為工作重點。
(四)引導企業積極參與綠色低碳發展,提升
(略)場競爭力。
(略)正在合作打造首例碳中和芒果,項目已完成產品碳足跡核算、企業碳減排舉措收集查驗、2024年產品預估碳排放的碳抵消。通過ESG服務指導企業獲得相應資質與認證,
(略)開展信息披露,同時針對資質獲取:
(略)
(五)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招商引資與培育工作。一是強化高新技術產業規劃引領。推動落實《
(略)先進制造業發展規劃》,規劃聚焦綠色低碳發展方向,加強產業布局頂層設計,
(略)、
(略)裝配式構建項目順利投產,推廣使用綠色建材、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等綠色低碳新型建材,加速三亞產業綠色轉型發展。二是推進工業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持續推
(略)工業企業創建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產品、綠色工
(略)、綠色供應鏈等工作,引
(略)工業企業綠色發展。
(略)紫金黃金科技(海南)
(略)已于2024年9月評為省級綠色工廠。三是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招商引資與培育工作。崖州灣科技城已發布《高新技術企業引入服務框架協議采購公告》,《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科技創新企業培育服務項目》,目前正在謀劃年度培育措施,開展優質中小企業梯度挖掘培育工作,協助科技創新型企業開展研發費用歸集、知識產權策劃、創新能力提升等創新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相關培育工作,為后續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儲備力量。
三、加快構建低碳產業體系?
(一)著力推動能源結構低碳轉型。一是有序推進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目前已建成集中光伏發電項目2個,總裝機容量16萬千瓦,其中大唐6
(略)試點項目,三峽崖州100MW農光互補蔬菜大棚+儲能光伏項目裝機容量10萬千瓦;
(略)約4331戶,裝機容量約18.46萬千瓦。二是大力推進東氣電和華能南山氣電擴建項目(西氣電)建設。國家能源集團三亞東天然氣發電項目總投資約25億元,擬建設2臺46萬千瓦F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已完成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可行性研究報告等12項專題報告的編制和審查審批,已取得項目不動產權證;華能南山電廠2×46萬千瓦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擴建項目總投資約為20.3億元,擬建設2套46萬千瓦9F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2025年1-2月完成投資6913萬元,3月27日,華能南山電廠5號燃氣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營。三是推進羊林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項目已取得三亞抽蓄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取水許可、用地預審和項目選址意見書等批復文件。
(略),支持項目下水庫按照新選址方案(南雅八隊)繼續推進,請其盡快推進相關前期工作。并邀請水利部總規劃師吳文慶2月16日蒞臨三亞開展現場調研,吳文慶總規劃師原則支持南雅八隊備選庫址,要求
(略)政府繼續大力支持項目開發建設,同時提出該項目要與地方經濟協同發展。2025年3月18日業主已完成備案延期。
(二)推進低碳智慧交通物流體系建設。一是持續鼓勵各企業積極更換采購租用新能源車輛。目前,我市共有2547輛巡游出租汽車,其中新能源巡游出租汽車2021輛,新能源占比約為79%;我市公交車保有量973輛,其中新能源公交車842輛,占比86.54%,我市共建設公交專用道36.49公里,2025第一季度共優化調整3
(略),提升公交換乘效率,中
(略)(略)比例90%,500米站點覆蓋率100%,實現農村公共交通全覆蓋,公眾綠色出行率為86.3%。
(略)(略)點建設指引,
(略)、
(略)點建設,打造行業示范點。目前,
(略)3個,
(略)點440個。三是積極倡導快遞包裝物回收再利用,督促企業建立健全快遞包裝回收復用機制,加快可循環快遞包裝回收設施建設,鼓勵企業通過免費提供復用紙箱、寄遞優惠等激勵措施,提升快遞包裝回收復用率。四是督促企業建立實行總部統一采購制度,不斷擴大綠色包裝產品采購和使用比例。五是強化郵政快遞行業監督檢查。加強政府部門溝通協作,形成工作合力。通過開展聯合執法檢查,督促寄遞企業落實生態環保主體責任,對違反《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的行為依法依規予以處理。切實履行監管職責,通過運用“四不兩直”等方式:
(略)
(三)健全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一是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
(略)項目建設,
(略)上開通建筑垃圾電子聯單審核辦理功能,要求已辦理排放核準的施工單位:
(略)
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工作
(一)積極推進三亞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一是
(略)結合三亞海洋生態環境現狀,組織編制了《海南省
(略)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實施方案》,經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組織的競爭性評審,確定為2023年海洋生態保護修復資金支持項目,項目總投資4.2億元,中央資金支持3億元,地方資金1.2億元。截至目前,該項目總體工程形象進度為21.8%,項目已完成21.8%。養殖塘清退60公頃;無居民海島修復累計完成累計完成4.65公頃;河口清淤疏通累計完成43.1公頃;河口護岸生態修復完成1.146km,其中寧遠河河口護岸完成686米,聚氨酯生態護岸完成460米;濱海濕地恢復面積完成42公頃;珊瑚礁修復工程已澆筑人工礁體600個;
(略)培育珊瑚種苗15000株。二是為保護
(略)(略),及時掌握災害性物種的分布與影響情況,我市于2025年啟動了《基于環境DNA技術的
(略)珊瑚礁災害性物種調查與評估》項目,該項目主要是針對長棘海星、核果螺等珊瑚敵害生物物種開展的調查和研究,通過環境DNA技術,可識別物種信息,簡化監測過程,且是非侵入性,不會對敏感的珊
(略)域的環境和生物多樣性造成損害。
(略)保護的關鍵環節,不僅有助于科學防控敵害生物,更能為生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全方位保障,對維護海洋生態安
(略)域綠色發展具有深遠意義。目前該項目正在承接單位:
(略)
(二)積極推動紅樹林生態修復工作。一是已編制印發《
(略)紅樹林宜林地塊(濕地)調查報告》。并積極推動紅樹林新增工作。在鐵爐港紅樹林自然
(略)新增紅樹林28畝、在寧遠河口新增紅樹林84畝。二是
(略)開展薇甘菊、魚藤和金鐘藤等外來物種清理防治工作。為有效控制林業有害生物
(略)紅樹林的蔓延,根據省農業農村局、省林業局等多部門印發的《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強外來物種入侵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已組織專業隊伍進行外來物種清理工作,完成了外來物種薇甘菊防治298畝;魚藤防治45畝;金鐘藤防治45.3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護
(略)紅樹林濕地生態安全。
(三)加強對自然
(略)管護與科普宣教工作。一是加強鐵爐港紅樹林自然
(略),三亞河紅樹林自然
(略),亞龍灣青梅港紅樹林自然
(略),火嶺自然
(略)和六道自然
(略)的日常管護工作。嚴格要求護林員做好自然
(略)的監測、日常巡護等工作。做好紅樹林
(略)巡護船的日常管理與維護。二是做好紅樹林及
(略)宣傳工作。組織開展
(略)紅樹林保護專題培訓班,邀請各相關單位:
(略)
感謝您一直以來
(略)低
(略)建設,三亞產業生態化綠色發展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繼續關注我們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
?
(略)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5年6月18日
(此件主動公開)
?
相關稿件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孫榮華 |
 |
【聯系電話】 |
18601025068 |
【客服微信】 |
186010250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