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地址: 江西
2024年2月,公司出臺實施《江銅集團技術研發人員培養鍛煉方案》。同年7月,公司安排研究院48名研發人員赴17家單位培養鍛煉,10名生產單位技術人員到研究院培養鍛煉。半年來,研發人員共提交意向選題58項,其中通過論證并成功立項13項。?
180天的“拜師學藝”收獲滿滿,厚厚幾本科研日記,是最好的見證。 ?
如何將吸塵器的工作原理應用于牙輪鉆機,并增加塵粒的縮分功能?怎么在除鈣小車上搭載聲波傳感器,實現濃縮機自充式智能除鈣??
這些“反向工程思維”的奇思妙想,在“現場”這個最好的課堂里,碰撞出了研發的靈感。?
彭惠明,吉林大學大學機械工程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就職江銅研究院采選所。2024年4月,作為第一批下廠礦“拜師學藝”的研究人員,他來到德興銅礦。?
“穿孔作業后,為保障取樣數據的代表性,班組需按‘十字取樣法’規范操作,也就是每個爆破孔設四條對稱取樣槽,清除槽外混入物后,采集2kg以上均勻巖粉。”彭惠明在德銅地測中心安排下,協助參與了采區地質數據采集的全流程工作。?
人工取樣環節的痛點在于費時費力——16名取樣工日均完成100個樣品,而鉆機分散布局導致30%工時消耗在轉場途中。此外,部分樣品因操作不規范出現分層不均,直接影響后續化驗數據準確性。?
據統計,現有的牙輪鉆機每臺鉆機年鉆孔約7.1萬米,年取樣達3.3萬份,全人工取樣模式難以滿足智能化礦山的發展需求,實時性與準確率也會影響采礦場生產層面的效能。?
“如果在牙輪鉆機鉆進時能夠將噴射出的塵粒成功吸取收集并進行均勻所分,還能夠將樣品進行分裝、標記、存儲,并通過壓力傳感器和無線傳輸模塊實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態,工作效率將大大提升。”彭惠明參與了“牙輪鉆機鉆進巖粉自動取樣設備研究”的預研設計。?
如今,這一項目已成功立項,進入研發攻關階段。后續,彭惠明希望,通過幾次升級迭代后,這一設備能成功融入德銅智能化礦山建設。?
工業水處理過程中濃縮機的除鈣,一直是礦山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精尾廠實習的過程中,彭惠明針對現有除鈣裝置不完善點,以濃縮機的鈣垢清除作業為研究對象,對自充式智能除鈣裝置進行設計規劃。?
“整體上依靠濃密池現有位置合理搭建小型閉式充電站,配合裝置的電池管理系統滿足在除鈣作業過程中的充電續航需求,依靠視覺進行智能識別與自主導航進行裝置電機的控制參數調以提高自主除鈣能力,同時通過圖形界面設計為可視化操作和遠程監控賦能。”彭惠明介紹說。?
在一次次的現場觀察并和同事的交流探討中,彭惠明完成了“濃縮機自充式智能除鈣小車研發”的情況調研和技術路線方案確定。?
當創新思維穿透產業壁壘,傳統重工業的基因重組已然開始,這段廠礦實踐的經歷啟示我們:真正的工程創新,永遠誕生在沾滿油污的工作服上,銘刻在布滿老繭的指縫間。?
正如彭惠明所說:“現場教會我們的,不僅是技術參數的精準,更是對設備脈動的感知。”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