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
關于印發
(略)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
(略)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略)
《
(略)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略)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2023年12月25日
(略)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為加快推
(略))等文件精神,結
(略)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建設目標
到2025年,全市累計建成集中式公用充電站180座以上、公共充電樁(槍)4500個以上、私人自用領域充電樁(槍)9000個以上,中
(略)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服務半徑小于2公里,基本形
(略)面狀、公路線狀、
(略)絡,滿足人民群眾出行充電需求。
二、具體任務
(一)
(略)充電基礎設施。
(略)(略)停車位建設城際快充設施,
(略)(略)按照停車位不低于40%比例配建快速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空間,
(略)(略)增加充電樁密度。
(略)、
(略)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到2025年全部具備充電條件,其中,國道沿線
(略)新建充電基礎設施應滿足8臺以上電動汽車同時充電需要,必要時增加移動充電基礎設施。(責任單位:
(略)
(二)推進公共停車場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優
(略)(略)絡布局,鼓勵充電基礎設施運營企業利用既有停車場(站)配建充電基礎設施。大型商場、超市、文體場館等既有停車場以及交通樞紐、駐車換乘點
(略)人口
(略)的公共停車場,按照不低于總停車位20%的比例建設充電基礎設施。(責任單位:
(略)
(三)鼓勵機構內部停車場建設充電基礎設施。鼓勵公共機構及企事業單位:
(略)
(四)加快公共服務領域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公交、環衛、出租、物流等公共服務領域要因地制宜在
(略)域、
(略)沿途規劃建設專用快充站。(責任單位:
(略)
(五)有序推進居
(略)充電設施建設。自然資源規劃、住建部門要嚴格執行國家關于新建住宅固定車位充電基礎設施配建和預留充電基礎設施比例要求,預留安裝條件應滿足直接裝表接電需要,并納入整體驗收范疇;因地制宜推進
(略)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多車一樁、相鄰車位共享等模式解決
(略)充電難問題。縣(市、區)政府、社區居委會要加強對業主委員會(或物業管理委員會)的指導和監督,加快推
(略)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住建部門要聯合消防救援機構、
(略)指
(略)居委會或業主委員會(或物業管理委員會)完成現有居
(略)停車位加裝充電基礎設施的綜合評估工作,明確居
(略)安裝充電基礎設施的標準和要求。2025年年底前,所
(略)要明確充電基礎設施產權人、建設單位:
(略)
(六)推進旅
(略)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略)“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規劃,在各類旅
(略)(點)、康養度假地既有停車場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到2025年,全市A級以上旅
(略)要結合游客接待量和充電需求配建充電基礎設施,4A級以上國有旅
(略)要設立電動汽車公用
(略)域,既有停車位建設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比例不低于5%,預留充電基礎設施接口的車位比例不低于15%。(責任單位:
(略)
(七)有序推進
(略)、園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各類
(略)、工
(略)、物
(略)要根據電動汽車使用情況,在現有
(略)域配建充電基礎設施。(責任單位:
(略)
(八)
(略)鄉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六縣(市)至少建成1個縣域示范性集中式公用充電站,
(略)沿線充電基礎設施有效覆蓋;針對農村電動汽車使用場景和充電需求等特點,在縣城客運站、鄉鎮政府、村委會、
(略)和既有停車場等場所,推廣建設適合農
(略)使用且成本較低的充電基礎設施,建成“縣域示范站+公路沿線充電站+村居充電樁”
(略)絡,消除充電盲點。(責任單位:
(略)
(九)開展電動汽車換電設施專項建設。鼓勵開展集團式規模化換電場站建設,實行“車電分離”銷售方式:
(略)
(十)鼓勵綜合充能(示范)項目建設。推進油電氣氫綜合補能站發展,探索建設加油、加氣、加氫、充換電等綜合能源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充能項目。充分發揮龍源湖光儲充放檢一體化智慧場站示范帶動作用,
(略)推廣集光儲充放檢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場站建設。(責任單位:
(略)
(十一)
(略)。整
(略)公共充電服務資源,
(略),
(略)、
(略)、“焦我辦”APP對接,
(略)應用渠道。
(略),實現互聯互通。
(略),開展數據監測分析,探索發
(略)站樁投資熱點、建設熱點、充電熱點等信息,為用戶提供充電導航、狀態查詢、費用結算等服務,為制定產業政策、規劃布局充電基礎設施提供技術支撐,為電動汽車用戶提供便捷充電服務。(責任單位:
(略)
(十二)
(略)保障能力。按照“適度超前”原則,
(略)建設納入電力規劃,
(略)設施建設進度,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可靠電源保障。
(略)(略)、國(省)
(略)沿線等
(略)(略)配套工程建設力度。開展
(略)域、居
(略)、城郊待建充電基礎
(略)域等場所的供電設施排查,加快改造升級不滿足增容需求的電力設施。鼓勵充電基礎設施配套設置具備定時充電、自動斷電、故障報警等功能的智能充電控制設施,提升技防水平。(責任單位:
(略)
(十三)探索可持續發展商業模式。積極引進發展潛力大、技術實力強的充電基礎設施制造企業
(略)布局,加強與高校、充電基礎設施運營企業的合作和聯動,開展充電新技術研發,共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鼓勵充電服務企業與整車企業在銷售和售后服務方面創新商業合作模式。鼓勵在周末、
(略)(略)、旅
(略)、大型商
(略)域依托原有移動儲能設備、儲能電源車等,探索開展移動充電和充電救援等服務模式。鼓勵居民參與智能有序充電建設,逐步提高智能有序充電樁應用比例。
(略)高效協同,推動車—樁—智慧能源融合發展。鼓勵有資質的運營商接受業主委托,開展居
(略)充電樁“統建統營”,
(略)內部共享停車位和單位:
(略)
(十四)
(略)場準入管理。進一步明確自用、專用、公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要求,完善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商準入、退出機制,全面提
(略)充電基礎設施管理水平。進一步明確
(略)充電樁的建設標準、建設條件、建設要求以及充電樁利益相關方的權利義務等內容。(責任單位:
(略)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負責研究編制充電基礎設施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負責統籌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和管理工作,
(略)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及時研究協調解決重大問題,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
(略)
(二)加強安全管理。充電設施建設運營單位:
(略)
(三)降低建設用地成本。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在編制實施國土空間規劃過程中,要統籌考慮
(略)點用地范圍,大型充換電站應同步預留變電站用地。按照加油(氣)站用地供應模式,對國省道沿線充電站建設用地優先予以保障,集中式充換電站用地鼓勵采取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彈性年期出讓等方式:
(略)
(四)加大資金支持力度。落實國家和省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方面的優惠政策,積極爭取國家、省政策性資金支
(略)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并逐步向運營管理傾斜,向農
(略)傾斜。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充電基礎設施的支持力度。支持充電基礎設施用電優先參與綠色電力交易,落實好峰谷電價、免收基本電費等電價優惠政策,對實行兩部制電價的集中式充(換)電設施用電免收需量(容量)電費。(責任單位:
(略)
(五)優化審批手續。
(略)、單位:
(略)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費查看免費推送
|
上文為隱藏信息僅對會員開放,請您登錄會員賬號后查看, 如果您還不是會員,請點擊免費注冊會員
【咨詢客服】 |
朱婷婷 |
 |
【聯系電話】 |
13581708390 |
【客服微信】 |
13581708390 |
|